裴捷,72岁,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公司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担任上海市建交委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理事,上海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常务副主任。
主要工作业绩如下:
一、1979年-1984年参加了“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了研究论文五篇,其中一篇被收入美国土木工程学会论文选集。
二、1982年以来,一直从事“上海地区桩基沉降计算”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了研究论文多篇。所提出的“用Mindlin应力公式计算”的方法,自八十年代起,已被上海地区各设计院认可和采用。目前,这一方法已是上海地区计算桩基沉降的主要方法,这一研究成果已正式纳入99年版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纳入2002年版全国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三、1984年-1989年主持了“桩基动力测试”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了论文三篇,其中两篇发表于国际专业会议上(英文)。在国内最早将大应变动力测桩大量应用于工程实践。国内最早破译、改进了进口大应变仪器中的软件,并将其全部自行改编完成。与徐攸在研究员合作完成了“桩基动测新技术”这一学术专著,撰写其中关于大应变动测及波动方程的内容,这是国内第一次系统介绍大应变动测的理论及实践的专著。
四、1988年起开展了“以沉降量为控制的复合桩基”课题研究工作,这项工作提出了一种考虑桩与承台下土体共同工作的复合桩基础设计新概念。用这一概念主持设计了上海地区近300万㎡的多层建筑和两栋18层的高层建筑。进行了五年多的跟踪监测,积累了大量实测资料和经验。它是目前解决上海地区多层建筑沉降量过大问题的最可靠且最经济的一种基础方案。这一设计概念已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
五、1991年起主持了“桩基厚板承台内力计算”课题研究。
这项研究用实用的方法解决了上海第一批高层建筑设计中基础筏板设计的一个难题,并编写了计算程序。这一初步研究成果和计算程序一提出,马上被本院及上海地区许多兄弟设计院所采用,在九十年代初期上海地区耸立起来的几百幢高层建筑设计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送过来要我们为他们计算分析的。现在国内几种主要的基础设计软件还是在采用当时我们所用的方法。
六、1990年起主持“软土地区深基坑围护结构”的研究。主持设计许多有技术特色的基坑围护结构。
例如上海地区第一例采用多道钢筋混凝土支撑的深基坑。
上海美食娱乐城基坑是当时上海浦西地区最大最深的基坑,这一设计获得上海市优秀专业设计三等奖。
上海第一例没有任何内衬的二墙合一的地下室设计(兆丰一世贸大厦),获优秀专业设计三等奖。
2001年设计的镇江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锚碇基础。采用了冻土薄壁隔水的“排桩冻结法”基坑围护结构。这在国内外也是首例。
2014年到2015年结合强劲公司引进韩国的鱼腹梁钢支撑技术进行了上海市建交委课题“深基坑装配式预应力鱼腹梁钢支撑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研究工作。解决了基坑工程中预应力控制坑壁水平位移的工作原理;解决了长支撑的压杆稳定问题;开拓了在最小宽度大于100米的超大基坑中应用内支撑的工程领域和设计方法。评审专家组认为达到了国际先进那水平。
八、1996年与上海航天局某研究所一起,针对当时地基处理工程中出现的大量严重质量事故,研制了“SJC型水泥土搅拌桩浆量监测记录仪”。于97年10月上海市经委和建委共同组织专家组对这一仪器进行了科研成果和新产品的鉴定。并获上海市优秀新产品三等奖,已被列入98年上海市新产品推广目录和全国新产品推广目录。由于该仪器能有效地杜绝水泥土搅拌机施工中原来偷工减料的现象,并能提高施工质量,上海市建委有关部门下达文件要求各施工单位必须安装记录装置后才允许施工。这一科研成果运用计算机监控技术有效地控制了施工质量,目前已在国内多项重点工程中:例如长江永久堤防工程,华东的多条高速公路上,项目指挥部都指定这仪器为施工钻机必备。以确保施工工程质量。
九、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了厦门市“复合桩基础设计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课题研究。以厦门市嘉益大厦和兰湾国际两个工程项目为背景,将复合桩基础设计从多层、小高层推广应用到了100米高的高层建筑;由以沉降为主要控制指标的设计发展到了以承载力为控制指标的设计。还采用了桩顶弹簧这种巧妙的构思解决了孤石量大,桩顶支撑刚度变化悬殊的难题这一课题与2008年2月通过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研究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报奖工作正在申请中。
十、参加了六项设计规范的编制、修订工作。其中包括1989年版和1999年版的“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修订工作;2002年版和2012年版的国家的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修订工作;1999年版的行业规范《高层建筑箱型与筏型基础设计规范》和2011年版的《高层建筑筏型与箱型基础设计规范》修编。
十一、结合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修订工作,提出了规范的配套软件这一新概念。组织编制了“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配套系列软件SPC”。得到了一致的好评。
十二、共发表学术专著三本和学术论文三十二篇